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给太子当小弟后他弯了第37节(2 / 2)


  当朝规定五更上朝,也就是凌晨五点左右。但这是升朝的时间,臣子一般寅时便会在午门外等候开宫门,相当于最迟凌晨三点就得起床出发。由此可见当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  太子监国,昨日本应该在皇宫中的东宫歇息,因为要照顾陈皎,他才回了太子府。

  陈皎到的时候,谢仙卿正在穿戴衮冕,身后是众多随侍。

  张公公小心道:“禀殿下,陈世子来了。”他心中咂舌,这世上能让殿下等的,恐怕也就只有陈皎和当今天子了。

  谢仙卿起身,旒珠滚滚,冷静道:“走吧。”

  ……

  今日雾大,古代没有路灯也禁止明火,群臣上朝只能打灯笼。

  谢仙卿走于人群中央,两侧跟随着众多侍卫。陈皎因为今日充当的是近侍的角色,便站在离太子最近的身侧。

  太子殿下神情淡淡,气势惊人,丝毫不掩锋芒。虽然平时他也让人令人敬畏,可今日却是不怒自威,远远便让人不敢冒犯。

  一行人目不斜视,直直朝着宫中走去,步伐迅速又沉稳。

  卯时天色尤暗,路上没有行人。侍卫提着灯笼走在两侧,四周是朦胧的雾气,数米内只能看得见身边临近的人。

  大约是天气不好,陈皎今天第一次上朝,难免会有些紧张。

  虽然平日陈皎在太子府上和诸位大臣插科打诨,偶尔还互相阴阳怪气几句,但想也知道这和在肃穆的大明宫不同。

  就在陈皎胡思乱想的时候,谢仙卿嗓音淡淡道:“把手给我。”

  陈皎犹豫了一刻,随后慢慢伸出手。谢仙卿没有迟疑地握住,白皙的指尖十指相扣。

  他没有停下步伐,也没有回头看她,只是轻声道:“别怕。”

  在这一瞬间,陈皎忐忑的心不知为何忽然安静下来。

  她是真的不怕了。

  第36章 [增加了一千字,建议重看]

  一行人到了宫门前, 宫中内侍们纷纷行动起来,谢仙卿监国不在皇帝主持朝事的大明宫,而是按照惯例启用他的大本营东宫。

  虽然太子早已出宫建府,但并不代表他在宫中的影响力被削弱, 他在宫内有一套完整的东宫制度体系。监国期间东宫官署甚至能代替三书省, 直接下达发放文件。

  当初陈皎被陛下贬斥惩戒, 便是东宫的人出力救了她。太子现下如此安排, 便相当于将陈皎安排进了东宫体系中。

  五更至宫门开, 群臣排队有序缓缓踏进大殿。太子独坐东宫上首,面前摆放着案桌和奏章。

  陈皎端站在他侧身旁, 心情激动。这可是太子啊!换做现代就是未来的最高领导人。她站在对方身边,地位可想而知。

  臣子们依次进入大殿,然后按自己的位置顺序站定。昨日陈皎已经被她爹科普一通规矩。

  当朝不似前朝严苛, 但朝堂之上也是肃静之地, 寻常事情自然会被严厉禁止。比如在朝堂上咳嗽、跑步、私下交头接耳这种都是不被允许的, 一旦被发现会被拎出来处理。

  上朝时甚至有专门的纠察御史,站在一旁看管群臣, 检查记录大家的礼仪。

  内侍负责点名, 如果有倒霉蛋迟到那就完蛋了, 迟到一天要挨二十板子, 往后还会叠加, 次数多了直接贬官。

  不过这也分人,如果是普通官员肯定照罚不误,但要是如右相等人,大约便会通融一二。

  陈皎暗暗坚定要当宠臣的信念, 居高临下时看见了很多面孔。有同是太子党的熟悉同事, 也有陌生的朝臣。意外的是, 她在队列前方看见了五皇子。

  舅父涉嫌谋逆一事令他元气大伤,自己皇子身份和官职却没有被夺去,同样有上朝的资格。

  五皇子失去舅父和兵权的支持,日后恐怕与大位无缘了。大家都认为他会郁郁不得志,闭门不出聊此余生。没想到对方消沉数月后,又很快重新振作起来,回到朝堂。

  太子也没有管他。

  陈皎没忘记当初便是五皇子进谗言,在皇帝面前提起自己,才害她多了后面的是非。

  礼尚往来,陈皎后来也跟祖父密谋,帮助太子在十二卫中安插内应一举掰倒五皇子。

  陈姣居高临下看着五皇子,便刚好对上对方望来的眼。

  不比数月前的意气风发,此时的五皇子身体瘦削,身着蟒袍都有些空。他跟陈皎这个死对头短暂对视后,他居然还能勾唇,对对方微笑。

  那双漆黑阴沉的瞳孔中,倒映出陈皎的身影。

  陈皎神情不变,淡淡转过眼,心下却一沉。她总感觉对方已经知道威武侯谋逆一案有她的手笔了。

  这五皇子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,经此一事后性格越发阴沉孤僻。陈皎心中警惕,不敢轻视对方。

  客观来讲,五皇子虽然手段不比太子,却依然有自己过人之处,比如忍常人之不能忍。这种人往往睚眦必报,报复心极强。

  当初她不过是为了太子跟五皇子顶了几句,对方便记在心里伺机报复。若不是太子在宫中的人及时保下陈皎,那日三十板子不掺水地打下去,她必定要去半条命不止。

  上次陈皎只是言语不敬,五皇子便如此狠毒,如果对方得知她在威武侯谋逆案中做的事,手段估计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
  陈皎心思沉沉,神情肃穆,便少了方才因为初初上朝的兴奋,看起来十分镇定。

  底下的大臣见此,不由感叹陈世子平日跳脱,关键时刻却心性沉稳,倒是个有成算的。

  “启奏。”随着张公公上前一道声音,宣布拉开今日朝事的序幕。

  有人上前,道:“启禀殿下……”

  今日朝堂热闹得很。

  五皇子等人脸色阴沉,太子党们春风得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