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给太子当小弟后他弯了第107节(1 / 2)





  当然了,右相和门下侍中在朝中地位高,自持身份贵重,轻易不会亲自下场,所以便派了手下的党羽出来争执。

  这两方人马最近斗得很激烈。新仇旧怨,便借着今天这件事彻底发酵了。

  陈皎被吵醒后,发现居然还有这种好事,当场化身乐子人,津津有味吃瓜看戏。

  谢仙卿坐在上首,也明白这两人的意图,诸如此类的闹剧其实已经发生过几场。

  他扶额,叹息道:“朕尚且无意选后……”

  听到他这话,其他人顿时不吵架了,纷纷瞪大眼看着陛下,同时跪地大声劝阻道:“国不可一日无后,陛下已近而立之年,子嗣社稷为重啊!!”

  这时陈皎便看出点门道了。

  估计是她离京这几月发生过什么。或许是陛下回绝纳后的提议,或是因为其他事让这些老奸巨猾的臣子得知了他的思量,才会上演今天这出戏。

  “好了,朕心意已决。”这种事可大可小,臣子虽有小心思,大体方向却没有错。

  五皇子叛乱之际,万一他期间意外身殒,却没有后人继承大统,国家必定会就此陷入纷争战乱中。

  所以历代皇帝都会早早成婚,便是为了防止此类情形。

  谢仙卿不肯答应此时纳后,无非是因为答应陈皎要等。但臣子的提议没有错,他不是暴君,自然不好过于厉声训斥,未免寒了忠臣的心。

  朝堂上,谢仙卿忙于应付臣子劝诫。他头疼扶额时,无意中扫了眼陈皎,只见对方双手揣袖,眼神发亮,正兴致勃勃地吃瓜看戏呢。

  恰好王尚书跪地劝诫,深情并茂地列举数十种陛下应当及早选妃纳后的理由。

  陈皎在一旁看得有点投入,居然也跟着点了点头,似乎神情赞同。

  谢仙卿:……?

  他头疼之际,顿时气急。

  这就相当于两个人被催婚,他一个人抗压力,另一个人不帮忙就算了,还跟着在旁边点头看戏?!

  谢仙卿当即沉声点名道:“陈世子说说看。”

  这种大事,陈皎说什么?永安侯府又没有女儿。

  作者有话说:

  陈世子:他说得好像有道理哦,啧啧(吃瓜看戏中

  陛下:……这事跟你没关系是吗?

  第92章

  听见陛下点名, 其他大臣和陈皎都茫然了。

  虽然不懂为什么陛下要在这种时候点自己的名,但打工人的敬业心态,让陈皎瞬间从吃瓜的状态中抽身。

  她当即站出来,高声道:“臣认为立后一事事关重大, 应以陛下心意为先, 不可急于一时。”

  听见她是反对的人, 其他人顿时跳了出来, 群起而攻之:“正是因为立后一事重大, 才需要早做决断,以免日后生出事端。”

  右相府和陈皎从前都是太子党, 双方的目标都是扶持太子登基,彼此关系不错,还互相扶持提点过。

  但太子登基后, 他们之后代表的利益便不再一致。如今右相府想让陛下尽快立后, 以便扶持自家的女眷当皇后, 可陈皎身为保皇派,自然要以陛下心意为先, 于是竭力辩白。

  两方利益发生冲突, 从前的和煦顿时消散, 彼此言行犀利起来。

  王尚书盯着陈皎, 目光锐利:“陛下登基不久, 百废待兴之际,正是广立后妃之时。”

  陈皎不闪不避,义正言辞:“王尚书虽然言之有理,但五皇子叛乱未平, 国家动荡之时, 怎宜扩充后宫劳民伤财?”

  王尚书摇头:“陈大人你糊涂!”

  陈皎说道:“陛下此时不愿成婚, 自然有他的考量,我们身为臣子,此时不支持陛下,怎能给他拖后腿呢?!”

  陈皎痛心疾首,伸手对上首的谢仙卿道:“诸位在朝堂上争来吵去,没看见陛下为你们头疼不已吗?”

  谢仙卿:……原来你也知道我刚才在头疼啊?!

  谢仙卿几乎气笑了,但他此时在上方看了一番,心情居然也奇妙地好了起来。

  难怪陈皎方才津津有味地看戏。

  这件事公说公有理,陈皎和王尚书两方人吵得不可开交。

  永安侯也暗中支持王尚书等人的提议,希望陛下早日娶妻。这样女儿也不用继续和陛下保持着断袖的关系,提心吊胆担心被发现女子的身份,迎来欺君之罪。

  但老父亲见女儿寡不敌众,心中一急来不及思考,当即也跟着加入战场。

  恰好此时,李大人语带讥讽道:“立后是为陛下和社稷考虑,陈大人刚入朝为官,言辞着实有些年幼天真。”

  陈皎微微蹙眉,不敢置信:“陛下英明神武足智多谋知人善用,有此明君,我朝江山必定安如泰山。诸位大人口口声声为社稷考虑,难不成是在质疑陛下的能力?”

  所有人翻了个白眼,气得倒仰:……又来了又来了!她真是什么时候都不忘拍马屁啊!

  就连焦急的永安侯都惊了。

  他知道自从陈皎加入太子党后,便有人骂她马屁精。

  他没有亲眼见过,便认定这些人在夸大其词,因为羡慕嫉妒陈皎得太子看重,才故意污蔑自己女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