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48章回卤干?夫子庙(2 / 2)


  两人达成共识,三人往夫子庙去。

  立学必祀奉孔子,孔子被人们尊称为孔夫子,故其庙宇俗称“夫子庙”。

  本该崇高肃穆的夫子庙,却充满了烟火气氛和脂粉香味。

  在庙的周围,小店林立,摊贩集中,茶馆酒肆,和各式各样的杂耍,应有尽有。

  最重要的就是庙的边上,就是举世闻名的秦淮河,一个令名士流连忘返的风月之处。

  歌台舞榭,画舫往来,说不尽风光旖旋,道不完的风流韵事。

  大白天的青楼楚馆关着门,姑娘们都在休息,但庙前的空地上,依旧十分热闹。

  卖吃的、卖玩的、卖狗皮膏药、算卦的,人气最旺的是变戏法的摊子,围上一大圈人,小铜锣敲得当当响。

  流经庙前空地的这一段是内秦淮河的一部分,建庙时被改造为泮池。

  泮池因曲阜孔庙泮水流过而得名,在南岸有一个大照壁,气势磅礴。

  在北岸有石栏,西侧是文德桥。

  “文德桥”的“文德”二字取自儒家思想“文章道德天下第一”。

  “可惜我们来早了,现在是白天,又不是冬月十五。”上官姗姗扶着桥栏,看河面倒影。

  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,皓月当空,凭栏俯视,在桥的两边分别可看到桥影将河中明月分成两个半月。

  这一奇观被称为“文德分月”,据说李太白就是为了捞这河里的月影,才落入河中的。

  三人赏着景,从桥上走过,往庙里走去。

  这时,上官姗姗看到一群小孩子围着个摊子,扒拉开一看,欢喜地喊道:“一一,快过来,这儿有卖搅搅糖的。”

  搅搅糖就是麦芽糖,小孩拿着小木棍,在浅口盆里搅,手法好的,能搅得拇指大小,手法差的,棍头沾了点糖。

  一根小木棍,一株钱,十分便宜,大人也乐得哄着孩子。

  而浅口盆里浅浅的一层糖浆,可以卖两三天,虽薄利,却不会亏。

  上官姗姗掏出两株钱,递给摊主,换来了两根小木棍,塞了一根给黎洛棠,“我们比一比,看谁搅得糖球大。”

  “比可以,不许用内劲,要不然这盆都得被我们搅光。”黎洛棠笑道。

  “没问题。”上官姗姗拿着木棍,在浅口盆里搅了起来。

  黎洛棠也拿棍子搅,麦芽糖熬得很浓稠,小木棍细,用不上大劲,要把糖搅起来,还挺不容易。

  可就这样,小孩们还乐此不疲,“呀,我搅了好大一团。”

  “你的没有我的大。”小孩举着手中那比蚕豆大一点的糖球,笑得跟朵花似的。

  搅好糖球的小孩舔着糖球,跑走了。

  “啪叽”上官姗姗手中的木棍断了,上官姗姗愣了一下,“这、这不算。”

  黎洛棠大度的笑道:“不算,你再买一根。”

  上官姗姗又掏了一株钱给摊主,换来一根木棍,这一次,她不敢用大力了。

  就在两人沉浸在搅糖之中,端木霖看到一个穿着粗布长衫、头戴瓜皮帽,矮胖的男子,夹着一把油纸伞,匆匆从文德桥走过。

  转眼,男子下了桥,身影消失在人群之中。

  端木霖低头想了想,终于想起,曾在何处见过这男子了,微眯了眯眼。

  他想跟过去,可是他体内的毒虽解了,针也取出来了,但不能全力施展武功,极有可能会跟丢。

  黎洛棠和上官姗姗搅糖大业结束了,两人搅的糖球,都只有小拇指大,把糖球塞进嘴里,甜甜的,让人心满意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