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11章八珍汤?晋祠(2 / 2)

  黎洛棠刚到幽静、典雅的晋祠,就看到前面有一群来晋祠的书生。

  初夏时节,古木森森的晋祠挺荫凉的,可书生们一个个在那摇扇子,风雅是风雅,可就是觉得冷。

  他们还在吟诗,“风壤瞻唐本,山祠阅晋馀……中州有辽雁,好为系边书。”

  “忆阑亭佳致,从宪长,剩追寻……好袖东风归去,春宵一刻千金。”

  “古城南出十里间,鸣渠夹路何潺潺……晋水今入并州里,稻花漠漠浇平田。”

  进了晋祠大门,可见水镜台。

  这是一座坐东朝西的戏台,供迎神赛社演戏用的。

  台上东部是重檐歇山顶,西部是卷棚歇山顶,面向圣母殿,三面开敞。

  台下埋有大瓮八口,是扩音之用。

  水镜二字,取自于: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。

  意是:忠奸是非,在清风明镜中昭然若揭,显现原形,故曰:水镜。

  “书体清秀。”

  “笔力遒劲。”

  “好字!”

  书生们欣赏着水镜台上悬着的匾额,赞不绝口。

  沿着中轴线,继续前行。

  经过会仙桥、金人台,就到了对越坊。

  对越二字出:对越在天。

  对是报道,越是宣扬。

  合起来就是宣扬报答之意,此处一语双关,既指报答宣扬母德高尚,也指圣母邑姜功德无量。

  对越坊上匾额是榜书金字,黎洛棠对书法也是有所了解的,在她看来,对越这两字比起水境台三字更显得有气势。

  笔力苍劲,宛若游龙,

  穿过对越牌坊,就到了献殿。

  献殿是全木结构,面阔三间,进深两间,斗拱简洁,出檐深远。

  黎洛棠在殿中转了两圈后,似模似样的点评道:“简朴通透,轻巧稳固。”

  献殿的外表过于古朴,光线也被四周古木给遮挡了,十分的不起眼,那些书生匆匆路过,没有伫足欣赏。

  献殿后是钟鼓楼,由鱼沼飞梁往圣母殿去。

  鱼沼飞梁是一座精致的方形荷叶鱼沼的桥形建筑。

  圆者为池,方者为沼。

  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,柱顶架斗拱和枕梁,承托着十字形桥面,就是飞梁。

  殿前汇泉成方形鱼沼,上架十字形平面的桥梁起殿前平台作用,构思甚是别致。

  沼中有鱼,游来游去。

  一提篮小童过来问道:“公子,要买鱼食喂鱼吗?”

  “多少钱一包?”黎洛棠笑问道。

  小童答道:“三文钱。”

  黎洛棠掏出三枚铜钱,递给他。

  小童从竹篮里拿出一个小纸包,“公子。”

  买了一小包鱼食,黎洛棠就依在勾栏上,抛食喂鱼。

  鱼儿纷纷游来争食,鱼嘴一张一张的,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。

  有细碎的脚步声,迎面而来,黎洛棠抬眸一看,是那位黑衣少年。

  黑衣少年对黎洛棠笑,“好巧,你也来晋祠玩。”

  黎洛棠淡笑道:“不来晋祠,枉到太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