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节(2 / 2)


  小姑娘要面子,哪里会说自家哥哥胸无大志,考个秀才就心满意足。她吞吞吐吐地道:“那是自然,村长伯伯,到时候你会把赵家村的名字改成我哥哥吗。”

  赵家村以前不叫赵家村,是因为出了个姓赵的举人,才改叫赵家村。

  村长只当小姑娘在说乐子:“好啊,要是小唐郎真考上举人,以后咱们赵家村就叫唐家村好了。大家伙没意见吧?”

  “都听村长的!”

  看着围成一团的村里人,唐慎笑道:“大家别送了,小唐郎真的走了。”

  乡村小路上,驴车嘎吱嘎吱地前行。村里人的身影渐渐成了个小黑点,很快,赵家村也看不着了。唐璜有些不舍得,眼睛湿湿的。

  唐慎坐在驴车上,打开曾夫子给的包裹。只见里面是一套崭新的墨砚,还有一套四书。《论语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大学》、《孟子》,翻开书,上面密密麻麻地做着笔记。书不新,似乎被人翻了很多遍,看了很多遍。

  看了几十年,才能在书上写出这么多的感悟和体会。

  唐慎把东西收起来,叹气道:“会读书的。”

  吴县离姑苏府有些距离,四人在山野里休息了一晚,次日清晨,终于抵达姑苏府。

  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

  『姑苏』

  两个狂放不羁的黑色大字被印在城门之上,沧桑而震撼。

  这是一座巍峨磅礴的巨城。城门高三丈二尺,青砖城墙向两侧蔓延,一眼望不到边际。高大的门洞内,马车行人来来往往,一片繁忙景象。城墙上卫兵穿甲而立,城墙下行人们来去匆忙。还没进城,就能听到城内繁华喧然的声响。

  叫卖声,马铃铛的叮铃声。

  隔着城门,唐璜望着城内的景象,看傻了眼。穿越半年,第一次真正见到古代的大城市,就连唐慎也看得怔了好一会儿。

  良久,唐璜拉了拉哥哥的袖子:“唐慎,这就是、这就是我们以后要住的地方?”

  唐慎回过神。

  “是,这就是我们以后要住的地方。”

  姑苏府,吴县唐家村,唐慎。

  今年才十三岁。

  第5章

  唐慎抵达姑苏府时,正是清晨。

  这时段放在赵家村,村人都在田里干活,路上见不着一人。然而府城里早已人流如潮,摊贩们各自贩卖商物早点,扛着货物的挑货郎从大街的一头将货物搬运到另一头。

  不消片刻,就有两辆马车从兄妹二人身边驶过。

  “哥,好多车,好多!”

  赵家村一个月见不着一辆马车,姑苏府却车马盈门。

  唐慎:“刘姥姥进大观园大概就是你现在这个模样。”

  “什么刘姥姥,大观园。你在说什么?”

  “夸你漂亮。”

  唐璜:“……”我怎么就不信呢。

  在古代想找个房子住,并不容易。姚三曾经待过一个月,对姑苏府比较熟悉,他带唐慎找到一家庄宅牙行。

  牙行相当于古代的房地产中介,牙郎就是中介代理人。在大宋,不找牙行私下进行房屋买卖,是犯法的。

  看了一整天,唐慎和唐璜看中一间四开院的瓦房。房子很小,就一个厨房、一间主屋和一间偏屋。房顶上的屋瓦烂了不少,墙壁也有几个小洞。那牙郎张口就要三吊钱一个月。

  讨价还价的事唐慎不擅长,所幸有姚大娘在,最终定下两吊钱一个月,还要先交半年定金。

  一眨眼,就没了一半的钱。守财奴唐璜惊呆了,抱着小钱袋不肯撒手。

  因为只有两间屋子,唐慎便让姚三和自己睡一间,唐璜和姚大娘睡一间。姚大娘连连道:“这可使不得!两个小东家怎么能和我们睡一起,我和三儿去偏房就成。”

  唐慎:“六年教之数与方名,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。以前咱们家虽然是几间茅草屋,但是房间多,都有地方睡。如今就两间屋子,阿黄已经九岁了,我可不能和她再睡一起。”

  姚大娘道:“要不,我和三儿去厨房里打个地铺?”

  唐璜:“那怎么行!姚大娘,您就和我一起睡吧。”

  姚三:“娘,咱们都听小东家的。”

  分配好房间,处理好搬家的事,把屋子打扫一遍,姚三找上唐慎:“小东家,我明儿个就去城里看看有没有什么活计干。找个活计,贴补下家用。”

  唐慎道:“你想找个什么活计?”

  “护院。您别笑,我大老粗一个,只有些力气,只会干这个。之前他们不肯要我,是因为有我娘在。现在咱们有地方住了,能和小东家你们住一起,我很好找个护院的活计。”

  “姚大哥,你先别急,我这儿还有点事要你去办。”

  姚三愣道:“有事?您有什么吩咐。”

  唐慎想了想:“你知不知道姑苏府什么地方,人最多?”

  “自然是那天庆观前的碎锦街!”

  </div>

  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