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2节(1 / 2)





  钱夫人率领丫头婆子将吴氏送出门去,看着她上了轿才回来。

  早有小厮将此事告诉了钱老太爷,钱老太爷对杨墨笑道:“你这个妹妹倒真是有胆有识,若是个男孩子,我一定会收他当我的关门弟子。”

  杨墨谦虚了几句,看了看钱老太爷,斟酌着说道:“钱老,您看这事还有没有转圜的余地?”

  钱老太爷微微一笑:“不急,她这不是在养伤吗?养好伤还得花时间想通了,这个回心转意,说长也长,说短也短。”

  杨墨听后稍一琢磨,心中顿时了然。

  对啊,白知县的话模棱两可,让她回心转意后再回李家,这的确可拿来大作文章。

  且 说,吴氏回到府中,脸色再也绷不住了。等到白进办完公务回府时,吴氏就对他抱怨了一通:“怪不得老爷不喜欢那女孩子,我也不喜欢,性子又烈又拧,当真少 见。她还扬言要去府城去京城,真是可笑,她以为她是谁,府城京城的官爷会理会她这个乡下丫头?依我看老爷改日重判,让她归杨家得了。 ”

  白进却摇头说道:“此案我已当众宣判,若是贸然改判,会有损我的官威。她血溅公堂,蔑视本官,我若依了她的意,以后旁人也效仿怎么办?”

  吴氏一听也觉得有理。

  白进忽然一笑道:“当日我说得有些模糊,若是她身边有人提点,她大可以不回李家。至于李杨两家,左右也出不了大事,任他们闹去,这得归两村里正管了。”

  吴氏温柔一笑:“还是老爷聪明。”

  白知县打定主意,再不管这事。

  李家托人打听也没听出什么来。

  肖氏在家埋怨道:“娘,你当时就不该拦我,这人咱要不回来,钱总能要点吧。”

  刘氏白了肖氏一眼,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吻说道:“你那脑袋是猪脑子,当时咱们都当堂悔过了,你转过脸又去要钱,你让人咋想?这人要是要回来,还愁没钱?”

  肖氏说道:“那咱们现在咋办呀?”

  刘氏悠悠说道:“还能咋办,这事别急,咱等她养好伤再说。”

  肖氏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,只好听婆婆的。

  婆媳两人正说着话,就听见院门咣当一声被踹开了。李寄披头散发、异常狼狈地回来了。

  肖氏心肝肉地叫着,一把把他搂在怀里,问道:“我儿,你这是咋了?跟谁打架了?”

  李寄咬牙切齿地说道:“我在学里跟一个同窗口角,就有人笑话我。当众念那扫把星做的诗,我一气之下就跟他打了一架,别人都不帮我,都帮他。”

  肖氏满脸怒容,狠狠骂道:“那个扫把星,活该挨千刀的。”

  原来李竹顺口胡诌的那几句“可怜天下父母心,一见银子辨真伪”打油诗不知被谁传了出去,成为学子们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
  还有人当着李寄的面说,他妹妹做的诗比他还强。

  最让人气愤的是,有人对他说:“李寄,你和你妹妹是同时出生的,你说你是文曲星下凡,我怎么没看出你有文采呢?会不会是人们弄错了,其实你妹妹才是文曲星,而你是扫把星呢?”

  李寄气得七窍生烟,破口大骂,两人越骂越狠,最后竟动了手,在地上滚做一团。而那些看热闹的同学却来拉偏架。李寄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揍。

  李寄一脸凶狠,他自小在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,哪里受过这种气?这几天真是糟透了。路上、学里、村里都有人对他指指点点。

  现在李家村的很多人也不大相信李竹是扫把星了。若她真是,李家何必拼着告官也要把人要回来?要真是扫把星,她咋会挣那么多银子,还被贵人赏识,被拉去当求雨的童女?

  那些跟刘氏肖氏不太对付的人,见了她们时不时会故意问上一句。

  “哎呀,大娘,你啥时把孙女要回来啊?”

  “大娘,听说阿竹宁死也不回李家人,这孩子真有气性,全不像你老李家的人。”

  刘氏拉着一张长脸,只好跟人胡乱打哈哈。

  肖氏没她这么圆滑,时不时跟人狠口角。

  李家一家人像过街的老鼠似的,整天灰头灰脸,躲着人群走。

  几天后,李竹坐上蔡青的驴车风风光光地返回了杨家集。说是风风光光,因为车后面还有多人护送。那都是些看热闹的人。

  李大姑一把前几日的阴郁,开口笑道:“阿竹吧,你回去再养上几天,咱就按钱老太爷说的办,你可以用个几十年再想通,等你七老八十了再回心转意。”

  李竹说道:“就怕他们总来闹。”

  李大姑冷哼:“来闹,咱新房子一盖好,就安上大门,养几条狗,看他们来就不开门,放狗咬。两个村子离这么远,他们能天天来?”李竹一想也是。

  正在赶车的蔡青也温声说道:“人生不如意,十之八、九。这事也只能这样了。白知县那里,改日我和阿墨一起去送点礼,替你道个歉。这事就暂且揭过去了。”

  李竹对白知县夫妇俩一点好感都无,这种人怪不得四十多了还是一个知县。但她也明白,县官不如现管,他们一家毕竟还在清河县生活,事情不能闹得太僵。

  李竹回家后不久就发现,她的灵泉水又变多了。

  ☆、第39章 打野猪(修)

  李竹一阵疑惑,她对灵泉的增减功能一直没能弄清楚。上次天气干旱时灵泉减少,救了陈观的马后增多,这次为什么又增多了?

  令李竹吃惊的事还在后面。她这正么想着,就觉得眼前一花,身子发飘,等她定神时,才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一个古怪的地方。里面有几棵古树,一栋三层木制小楼,一眼清泉细细地流着,注入不远处的小湖中。这是书上所说的随身空间。那眼清泉就是灵泉水的来源吧。

  李 竹忍着激动,继续在里面探索。她推开门,进入第一层,古色古香的木屋中,第一间屋子里靠墙立着六个书架,上面摆放着各种书籍,医药、植物、动物研究、兵 法、农书、名著小说等等是应有尽有。有些是市面上常见的,有些则没见过,还有的手书;第二间屋里放着各试兵器;除了这两间外,其他的房间暂时都打不开。

  桌上放着两本笔记,内容一样,一本繁体,一本简体。

  李竹打开简体的那本阅览。笔记先是介绍了前任主人的简单生平,这位主人是位修行者,她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,创办了私人福利院专门收养弃婴,这位主人十分喜欢动物,还曾办了动物收容所。她的晚年就是在五只狗三只猫的陪伴下度过的。

  接着是空间的功能。空间会根据各任主人的天赋秉性增加一些特异功能,李竹觉得自己的特意功能就是听懂动物的话。不知道这跟前任主人的喜欢动物有没有关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