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85节(1 / 2)





  李竹只好灵泉渗在水中,给青枫灌了一碗,剩下一点洒在他的伤口上。

  他们这一行人好容易挨到天亮。

  天亮了,风也静了。黎明时分还下了一会儿雨。

  天气冷嗖嗖的,地上满是乱枝落叶。

  小春去做一锅鸡汤面片,几个人吃了。 李竹便让小秋去找里正和姑父过来。

  不多一会里正就带着几个人来了。

  青枫此时精神好了许多,他们目的达成,也就不需要再流民了。就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。

  里正和一众村民面面相觑,嘴像被箭穿了似的,一时无言。

  很快,有村民反应过来,手足无措地说道:“几位官爷,您们咋不早说,俺们不知情,还请你们去干活。真是该打。”

  青枫笑道:“没干系,我们干活你们又管饭又给钱的,非是不告诉你们,是匪人太狡猾,怕露了行迹就白忙了。”

  里正恭敬地说道:“官爷说得是。不知匪人在何处?”

  小秋引他们到驴圈里去看,这几人要么被拴在柱子上,要么被捆得像粽子似的。那两头驴被占了窝,十分不情愿,时不时过来踢他们几脚。

  李竹看到这六人时,其中有一个长着一张长脸,左脸上有一道可怖的伤疤。这人应该是他们的头头。

  那个头头用一双狠戾的眼睛盯着李竹骂道:“小娘皮,你够厉害。老子没想到会落到一个娘们手里!”

  李竹居高临下地说道:“你生在女人胯、下,死在女人手下,也算是有始有终,也该满足了。”

  另一个黑脸汉子,则大声咒骂陈觐:“姓陈的,老子做鬼都不会放过你,终有一天要让你生不如死!”

  青枫走过去,啪啪膳扇了那人几个巴掌,问小春要来几块抹布,塞到几人嘴里,省得他们再胡言乱语。

  接着,青枫又向村村借了两辆车子,把六人扔上去,往县里去了。

  此时,杨家集的其他村民闻讯也赶过来瞧热闹。

  李竹吓得脸色发白,一个劲地问李竹有没有受伤。

  “这到底是咋了。一出接一出的。把人的魂都吓飞了。”李大姑感叹道。

  李竹安慰道:“没事了,以后就太平了。”这次连土匪头子都捉住了,应该没事了。

  此事过后,李竹总算又过上了平静日子。但她同时也有一件不解之事。小虎已经三天没回来了。它平常不会超过两天,现在却三日不归,到底是出了什么事?

  ☆、第104章 买铺子

  小虎不见了,李竹开始张罗着去找。她带着小白和大黄进了两次山均是一无所获。

  大黄和另外几条狗被那几个土匪算计,吃了迷、药,所以才没发出叫声。相较于小白,大黄虽然也通人性,但还是略逊一筹。

  村民们得知小虎失踪后,也帮着一起进山去寻。

  那些村民上次因为捉着土匪,不少人拿了悬赏,心里十分感念李竹,再加上小虎不但不伤人畜,还帮着赶跑野猪,咬坏人,大家伙对它从畏惧到渐渐喜欢讨好。

  有了这些村民的帮忙,搜寻范围就大了许多。有个有经验的猎户说,小虎会不会掉进哪个陷阱了李竹突然想起,青枫说他们也掉进陷阱了。 于是便吩咐大伙要小心行事。并让小白和大黄在前面探路。

  他们走了一阵,便进入了山林深入,地上扑满了厚厚的落叶。老老猎户嘱咐大伙要小心脚下,最好用棍子探探路再走。

  他们正低头走路,突然听到一人“娘呀”叫了一声,身子便往里面陷落,还好旁边的人手疾眼快,一把扯住那人的衣裳。大家赶紧跑过来帮忙,终于拉住了那人没放下坠落。众人稳住之后,开始用棍子扒开落叶,再扒开上面的树枝,这里果然有个深坑,看土层还是刚挖不久。

  众将陷阱做个标志,继续小心往前走。

  走了一会儿,小白突然停住不走,它低头嗅了一会儿,接着便飞快地往前跑去。

  “吼……”前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。

  “是小虎。”李竹激动地说道。

  众人循着声音找到了掉在陷阱里的小虎。这个陷阱更深更大,小虎一看见众人也十分激动,吼吼叫了两声。小虎是找到了,可是怎么拉它出来却是个问题。他们没带绳子,就算带了小虎也抓不住。

  老猎户看了一会儿就让大伙往陷阱里倒土。把坑底垫高,再拉小虎进上来。

  大家伙一起动手挖土,用衣襟兜着往坑里倒。

  李竹生怕小虎误会,趴在坑沿上对它解释道:“小虎,我们是救你上来,我们倒下土你就抖一下身子。”

  虽然坑很大,但好在人多,接着老猎户又用青藤编了条绳子,李竹先跳进去,将绳子绑在小虎身上,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小虎拉上来了。

  小虎饿了好几天,爪子也受了伤,走得很慢。

  等到回村后,李竹心里感激大伙,就提出请他们吃饭。

  众人纷纷说道:“乡里乡亲的,帮个小忙也是应该,哪能去吃你家的饭。上次俺们得了赏银,俺家婆娘还说要请你呢。”

  李竹笑道:“那回多谢大伙帮忙,是你们应得的。也亏得是咱们村的人团结热心,要不然,我可没那么胆大。”

  李竹再次道谢,大家伙说笑一阵,便各自散了。

  李竹回去给小虎清洗了伤口,让它在家里养着。

  转瞬间,秋天过去,初冬渐至。天气一天比一天冷。李竹有些不耐冻,去年冬天就是硬熬过去的,这次有了条件,她就想改善一下。

  李竹观察这里的人们似乎没有盘炕的习惯。条件好些的生个火盆,一般人家是忍忍就过去了。